找到相关内容10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生死轮回观的现代理解与诠释

    保护机制,让吾人现世的生活比较好过一点,否则“人生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”,日子就很难捱了。   进一步分析,佛典中有所谓“隔阴之迷”或“隔阴之昏”的现象,意即吾人从此生过渡到下一生,处于母胎之中乃至出生之时,会丧失前世所有的记忆。这种隔阴的现象,对于累世精进的修行者而言,当然会形成一种修道的难关,让他每一世都要从头开始,因此行菩萨道的大乘行者,必须修习总持法门,令所学不易忘失。然而对一般人而言,隔阴...

    释慧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1242139.html
  • 让临命终人得到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一法的究竟利益问答

    !这里简要地举出几种--实难及九牛之一毛:  1,得无量寿一生不退直至成佛:我们生去那里俱得无量寿--要知道这个太重要太重要了!我们在现在的这个娑婆世界寿命短促,总是没修成就到寿了,再转世又有隔阴之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0349316.html
  • 佛教反对迷信与宿命

    是顺应众生、接引众生时的一种权宜之计(先以欲钩之,后令入佛智)。   也许有人会说,我怎么知道我有前生来世呢?确实如此。所谓“隔阴之迷”,这个“迷”就是迷失和蒙昧的意思,也是没有智慧和觉悟的一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4054452.html
  • “业” 是什么?

    世间的凡夫,由于没有足够的智慧与觉悟,因为隔阴之迷,我只知道我们这种形态的地球生命是怎么一回事,同时还知道,我因为无明所造诸业,一直在轮回受报,生生世世,我已在不同业力所对应的空间呆过无数的轮回,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5454464.html
  • 佛教的入世出世精神

    真正把它变成思想观念的很少。从此可见佛教是入世的,而这个入世与一般人的了解有相当的距离。要知道一个人能成为人,最大的任务就是要成佛,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如此。菩萨尚且有‘隔阴之迷’,所以这生有这样一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45256068.html
  • 《劝发菩提心及研究》序

    隔阴之迷等重大代价,而对“成佛”的目标裹足不前。在大悲心的激发之下,菩萨矢愿广学众法,成就佛道,好能具足圆满胜德,用以帮助更多众生。倘无大悲心的强大趋策力,那么为了求取“免除流转生死苦”的安全保证,当然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5868452.html
  • 吕姝贞著《慧沼《劝发菩提心集》研究》序

    菩萨能在救护众生时,但见众生之苦,而忘却自身之苦,因此,菩萨不会因为诸如时劫长远、头出头没、驴胎马腹、隔阴之迷等重大代价,而对“成佛”的目标裹足不前。在大悲心的激发之下,菩萨矢愿广学众法,成就佛道,好能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2980094.html
  • 24%的美国人相信佛教轮回 如何看待生死轮回

    奈思河”,喝了“奈思河”的水,对于前生往事再也思忆不起来。 佛教主张人之所以会忘掉过去的事,是因为“隔阴之迷”。阴指的是“中阴身”, 自亡者断气,至转世投胎前之历程称之为 “中阴身”。 “中阴身”,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轮回观念|生死轮回|基督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6582295570.html
  • 保任此心绝不相赚

    上来说,是由精子、卵子的结合而成胎,由中阴入胎,把前世的业带来这一生的肉体,纵使是菩萨也有“隔阴之迷”,阴即五阴──色受想行识。当菩萨进入了色受想行识而又执着这个是我的时候,菩萨的宿命便不通了。菩萨尚有隔阴之迷,一般众生更可想而知了。   我们修行,虽然不可以谬执某一派哲学就是真理,但有些哲学家求知的概念是很正确的,所有的哲学家都先问:宇宙是什么?存在是什么?佛法则不说宇宙是什么?所谓时间、空间...

    耕云先生

    |安祥禅|禅宗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5/1750139523.html
  • 保任此心绝不相赚

    从生理上来说,是由精子、卵子的结合而成胎,由中阴入胎,把前世的业带来这一生的肉体,纵使是菩萨也有‘隔阴之迷’,阴即五阴──色受想行识。当菩萨进入了色受想行识而又执著这个是我的时候,菩萨的宿命便不通了。菩萨尚有隔阴之迷,一般众生更可想而知了。   我们修行,虽然不可以谬执某一派哲学就是真理,但有些哲学家求知的概念是很正确的,所有的哲学家都先问:宇宙是什么?存在是什么?佛法则...

    耕云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5942880.html